七月盛夏,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宜路童行”志愿服务队走进屏山县学苑街小学,面向50名小学生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以“文化润心、安全护航、科技启智、实践育人”为主线,通过多样课程与互动体验,帮助孩子在兴趣中增长知识、涵养品格。
课程设置:六大板块协同育人
传统文化浸润:以非遗翻花、扎染、宫灯制作为载体,志愿者将复杂工艺拆解为易学步骤,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工艺逻辑、感受民俗之美,延续文化根脉。
安全防护课堂:采用情景模拟、问答竞赛等形式,系统覆盖网络安全、防欺凌、隐私保护、防洪自救、灭火器使用及反诈宣传等内容,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与应对能力。
身心涵养课程:开展太极入门教学,示范—分解—跟练相结合,帮助学生在练习中静心凝神、强身健体,体悟传统文化的韵味与节律。
科技探索体验:设置无人机操控与编程入门,以“看得见的应用”激发科技兴趣,培养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
科学实验启蒙:通过碘钟反应、虹吸原理、彩虹实验等演示与互动,引导学生在观察、假设、验证中感受科学的严谨与趣味。
劳动教育实践:围绕家务技能与日常整理开展分享与体验,强调“人人可学、处处能用”,在实践中理解劳动价值、培养生活能力。
活动亮点:项目化、体验式、可复制 ——用“项目化任务”串联课程,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作品、解决问题; ——用“体验式教学”增强参与度,形成“学—做—评—展”的闭环; ——课程模块化、材料易获取,便于在乡村学校推广应用。
育人成效:在参与中成长学生层面:安全意识、科学素养、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步提升,形成对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双向认知与兴趣。志愿者层面:课程设计、组织实施与沟通表达能力显著增强,在服务乡村教育中践行“学以致用”。
【来源:袁子豪 熊彬霖 编辑:新闻管理员 审核:雷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