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名称: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代码: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为基础,以工程系统为主要对象,以数理方法和信息技术为主要工具,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是研究动态系统的行为、受控后的系统状态以及达到预期动静态性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研究内容涵盖基础理论、工程设计和系统实现,是机械、电力、电子、化工、冶金、航空、航天、船舶等工程领域实现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在工业、农业、国防、交通、科技、教育、社会经济乃至生命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本学科研究方法包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实验与仿真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信息获取与利用相结合,系统认知与优化相结合,科学分析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解决工程控制问题与凝练控制科学问题相结合,事实性、概念性与程序性知识学习与分析、评价和创造的高层次认知能力相结合等。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包括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电力系统与智能控制、人工智能(交叉)等6个方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是以工程领域的控制系统为主要对象,研究各种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分析、综合、优化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从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研究领域:①非线性复杂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②多智能体的协调控制及系统优化;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④计算机控制与系统集成技术。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研究被控对象的信息提取、转换、传递与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的检测理论和方法,新型传感器,自动化仪表和自动检测系统,以及它们的集成化、智能化和可靠性技术。培养从事各种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研究领域:①新型过程自动化仪表;②传感器信息融合理论及应用;③动态系统故障诊断技术;④核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估决策;⑤建筑与桥梁状态检测与评估。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研究信息的采集、处理与特征提取,模式识别与分析,人工智能以及智能系统的设计。研究领域包括信号处理与分析,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智能控制与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以及认知、自组织与学习理论等。培养从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研究领域:①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②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③智能信号与信息处理;④机器视觉与智能系统。

导航、制导与控制以数学、力学、控制理论与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统科学、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测量技术、建模与仿真技术等为基础,重点研究各类运动载体的实时位置、方向、轨迹、姿态的检测、控制及其仿真,培养从事各类运载系统重要核心技术的科学研究及实用技术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1)无人系统导航与定位;2)飞行器控制与仿真;3)多源信息融合技术;4)环境感知与目标探测等。

电力系统及智能控制“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需要,在电力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技术、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技术、大数据和智能控制技术等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本专业方向与四川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及相关地方电力公司等紧密结合,应用智能检测、智能信息处理及智能控制的方法和技术,研究和解决电力输配送电的调度优化、高压输电线状态的自动监测、继电保护系统的智能化和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等问题。主要研究领域:①机器视觉与电网状态监测;②大数据与电力系统运行和控制;③智能配电系统及效能监控系统。

人工智能(交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人工智能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新的技术科学。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前沿发展需求,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培养具有扎实数理基础和人工智能专业素养、具备人工智能系统设计与工程开发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主要研究领域:①智能检测与智能计算;②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③大数据分析及挖掘;④无人系统及智能控制。

 

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类别:电子信息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0854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是与电子信息行业任职资格紧密联系的专业硕士学位。我校电子信息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设立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光电信息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8个专业领域,主要依托于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计算机学院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在几十年实践中形成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本学科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省级重点学科。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与5G通信、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规划的实施,国家和区域经济对高层次创新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本学科着力培养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亟需的人工智能、智能控制、电子通信、计算机科学、光电信息等领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本学院专业学位点设置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光电信息工程、人工智能4个专业领域

通信工程主要研究通信系统和通信网中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以及在计算机学院通信、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蜂窝通信、个人通信、平流层通信、多媒体技术、信息高速公路、数字程控交换等通信技术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通信工程与现代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既是引领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最好诠释,通信工程以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学院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以工程实践为背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本领域的人才就业口径宽、工程能力强、服务面广,在生产实践以及各种工程领域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集成电路工程是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以及集成电路在网络通信、数字家电、信息安全等方面应用的工程技术领域。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随着集成电路向高密度、高性能方向发展、使得集成电路工程技术成为当今最具渗透性和综合性的工程技术领域之一。集成电路依托四川轻化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培养适应国内外、省内集成电路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与现代技术手段,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控制工程是应用控制理论及技术,满足和实现现代工业、农业以及其他社会经济等领域日益增长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的重要的工程领域。控制工程主要处理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中的各类综合性工程技术包括对自动控制系统提出指标进行设计、构造、运行、分析、检验等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及与其它学科交叉,并向社会经济系统渗透,其研究与应用范围已经从工业生产扩展到城市、交通、医学社会经济的计划和控制等各个领域发展了具有最优控制以及决策管理的新模式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智能控制系统集设计、制造、管理于一体的CIMS系统和采用各类先进控制技术的敏捷控制与制造系统,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活力。

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到哲学、数学、计算机学院、控制学等诸多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快速发展并成功应用到众多领域,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极。人工智能领域主要研究深度学习、机器视觉、智能控制、图像处理以及大数据分析等多种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并开展无人系统的自主导航与控制、智能目标检测与识别、现代智能通信技术、行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白酒指纹图谱分析以及生物医学图像的识别诊断等研究。


能源动力-电气工程

专业学位类别:能源动力    专业学位领域代码:0858

专业学位领域:电气工程     专业学位领域代码:085801

能源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产业领域,在我国国民经济及国防工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适用的行业领域包括:动力、电气、核能、材料、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我校能源动力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设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核能工程3个专业领域,本学院设置电气工程专业领域,培养在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电气工程覆盖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控制及相关材料与设备生产技术。主要包含:电能生产、传输及其使用全过程中,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安全可靠经济地运行与自动控制、市场化运营等所涉及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各类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等相关方面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与改进各类电工材料性能和生产工艺、研发新型材料等相关的研究与工程技术。该领域主要研究方向有:

①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

②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③电机与电器

④微电网与新能源发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