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部门:自动化系
赵俊,博士,副教授,1984出生,2017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无人自主系统协同、人工智能以及工业互联网等,主持国家研发计划课题1项,省市级课题各1项,来自高校和院所的中型(经费不少于80万)横向课题2项。
主持的一些典型科研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磁约束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ITER相关高极向比压等离子体物理问题的研究”项目,课题:高极向比压下快粒子与磁流体不稳定性相互作用研究。
课题简介:本课题主要依托课题牵头单位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大型科研装置东方环流器III号装置开展研究工作,包括基于深度学习的识别算法和基于FPGA的离子回旋不稳定性实时检测装置。
[2] 无人设备协同综合管理系统软件开发。
课题简介:本课题来自于北京理工大学某科研项目外协,主要研究无人机、无人车的路径规划、协同侦察算法和控制系统软件开发等。相关工作包括物联网开发、无人系统协同控制理论和算法实现、视觉领域深度学习等。
[3] XXXXXX系统软件开发。
课题简介:本课题来自于电子科技集团某研究所,主要针对该单位的培训需求,开发了多套XX设备的数字孪生实操考核软件、考试辅助工具和管理平台。设计技术包括XX设备的数字孪生算法及其QT开发实现、OCR相关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物联网工程实现和嵌入式开发等。
[4] 基于云计算的无人机时变编队控制研究
课题简介:本课题为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申报的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主要研究在云计算场景下考虑网络通信延迟和丢包的无人机时变编队控制,相关工作主要包括:网络化多智能体时变编队控制理论研究、室内无人机实验平台的搭建和编队控制实验验证、数据驱动的无人机控制方法等。
课题组研究生培养的一些典型成果:
[1] 2024年指导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西部赛区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各1项;
[2] 2024年指导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获国家三等奖1项;
[3] 2024年指导研究生在《Nuclear Fushion》期刊发表论文“Experimental identification of Ion Cyclotron Emission on HL-2A using YOLO neural network algorithm”,学生1作,SCI,中科院一区,顶刊;
[4] 2023年指导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三等奖1项;
课题组本科生培养的一些典型成果:
[1] 2024年指导机器人相关A类学科竞赛获国家一等奖4项,国二8项,国三4项,省奖26项;
[2] 2023年指导机器人相关A类学科竞赛获国家一等奖5项,国二、国三各1项,省奖11项;
[3] 2021-2022年指导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获国家一等奖1项;
[4] 指导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分别获国家三等奖1项和省二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