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电学院08级电气专业刘力铭专访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3-27浏览次数:22


足迹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进取,不断地尝试,不断的攀登,这样才能活出自我,活出精彩的人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刘力铭师兄即使如此。这期的采访,我们想要记录的是一个大学生在大学的成长足迹。
对于他而言,成长的旅程中,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他铭记了三句话:做事要考虑后果,不要做不经过大脑的事情;不行动,永远不知道后果如何;人的心态是面对所有事情的基础。他践行着,虽然自己还不确定自己是否做对了。
如果你看见过大二时他焦躁得连自己都无法冷静,抱着桶装的矿泉水就往自己的头顶淋下的场景,那么你一定无法想象当初那个莽撞的少年就是他。那时的他曾经那么的“莽”,那么的心急,那么的浮躁。是什么使他改变的呢?
在他看来,当我们不能改变所处的环境时,即使自己很不喜欢,也要学会适应它,这样才能生存。可是,改变,简单的词语被付诸行动时哪有那么容易。当思想与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时,怎么才能够适应它呢?其实,他觉得对于自己诸如“用水从头顶淋下”一类的举动,自己认为是适当的,只要能让自己静下心来,这样的举动是可取的。可是,自己或许没在乎到对旁观者的消极影响。于是他觉得自己该改变。他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他说初入大学时,他也许就是思想单纯的最直接写照。因为听师兄师姐们说“进了大学,你要去当班委,你要积极参加活动”,于是大一进大学,初来乍到的他就自告奋勇的跑到辅导员面前说“让我当班长”;于是他曾糊里糊涂地报名参加运动会,却因为一时的贪睡,错过了选拔,与运动会失之交臂。他觉得自己没法发生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可是改变确实在时刻进行。
或许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气势,不熟悉的人或许或少的都会觉得他有些高傲,这大概就是他大一和大二时申请进学生会都未成功的原因吧。可是,在经历过诸多“落选”之后,他并没有灰心丧气,在他看来,尝试多一点,收获就会多一点。屡败屡战的精神使得他最终收获了协会活动策划者,班上又是团支书的职务,还成为院篮球队的一员,面对这么多的角色,时间分配成了一个必要环节。他在手机上存下备忘,以弥补自己的烂记性。事情再多,他也不会逃避,都会迎难而上。
作为班干部,在各个方面承担的多,学到的也就更多。在他担任团支书期间,他积极与班级同学沟通,在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方面,没有漏发一条消息。他告诉我们两个他当班委的心得:第一,要做好每一件事,努力使自己进步,这样才能让同学们信服于你。第二,同学之间的相处是从去了解他们的性格开始的。而不是带着功利因素。担任院篮球队队长,训练队员兼任训练运动会运动员的期间,与队友交流技巧、研究战略,鼓励大家不要心急,不要害怕失败。作为团队的领导者,他懂得包容、理解,站在别人的立场分析问题,但是当大家意见不统一时,他也不缺乏果断的决策力来统一观点。
“专注,就是当你执着于一件事时,能从中找到激情和乐趣,并从中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力,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你会因此忘记后面还有多长的路要走。你想的只是好好地走好现在的路程,并全身心的感受周围的一草一木。你会从你的付出中感受到你在一天一天在进步,人生的经历一天一天的在丰富。那种感觉真的很好很好,无法用我拙笨的言语来表达”。对于身为篮球队长的刘力铭而言,大学里对篮球的热爱丰富了自己的生活。
在他人看来,他打篮球很“拼”。可是,他自己则不以为然,他用“投入”一词来形容自己。他深信唯有全身心地投入比赛才是对对手的真正尊重。虽然因为太“拼”而受伤,他也不曾后悔,这便是专注的力量,它往往使人沉迷也能找到正确的方向,它往往使人丧失自我也能找回进取的力量。或许是因为投入,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学会了很多东西。
他说他喜欢直接的表达方式,他喜欢在运动会上跑到终点时对着啦啦队绅士的鞠躬,表达自己的感激。那么我们也都不奇怪为什么他在毕业生晚会上的代表毕业生讲话时会第一句说“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这句“老掉牙”的台词。他说,他当时就是这么想的,我们在大学四年里。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永远属于“背后的故事”,我们无从得知,所以我们该感谢他们。
成长是一种艰辛,蜕变的每一个过程不会让我们意识到它的存在,只有当蜕变完成,我们才会发现它蜕下的外壳。